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三 峡集团)成立于1993 年,全面负责三峡 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主要经营范围是水利 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三峡集团共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3 个,集团及下属 公司的用工模式异常复杂,存在正式工、合同工、 集体工、临时工、劳务工等多种形式。
用工模式复杂多样 多种用工意味着在人事管理、薪酬待遇等方面 是有差别的,并非完全由岗位价值、绩效表现等决定。 在下属公司内,工资发放、报表报送和档案管理等 日常业务工作耗费了业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各个单位手工生成报表,报表更新不及时,特别是 集团报表,需要汇总所属公司报表后才能生成。这 种耗时的工作流程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也增加了企 业运作的成本,带来管理效率的下降。在集团范围内,人员信息缺乏统一标准,各地、各子公司数据独立, 集团无法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相 关信息。
建立统一数据平台 2004 年三峡集团决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 设。在三峡集团和用友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集团 统一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上线运 行,有效地解决了总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点多、 线长、面广的实际困难,实现了跨地域、多项目、 实时的信息管理。
集团公司近9000 名员工,涉及200 多个信息项, 经过3 年的建设和维护,基本人事信息和业务数据 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电子化和 集中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目前,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均使用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及其相关信息,组织机构设置、员工配置、 薪资发放、福利缴交、劳动合同管理、档案管理等 模块的工作,已通过系统实现。
通过将业务流程标准装入到系统之后,真正形 成统一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模式。三峡集团人力资 源管理系统将薪资发放、福利缴交、劳动合同管理、 员工调配、档案管理等关键业务流程固化到统一平 台中,形成了集团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模式。 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 率,降低了管理成本。系统实现了薪酬福利的计算 自动化,降低了薪酬福利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基 本消除了操作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增 加了人员调配的科学性。
然公司规模在扩大,业务在增加,但是人力资源 部门规模并没有相应增加,靠的就是信息化的系统。 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自然就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上,各级领导可通过OA 综合查询系统获得有关薪酬、社保、劳动 合同以及人力资源现状等相关KPI 指标,如薪资报表、劳动合同 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人力资源结构等统计指标均通过系统 实现,为各级领导提供了管理和决策支持。 系统还提供员工工资、个人履历、个人信息、干部任免审批 表等内容的实时查询,为广大员工和人力资源网络成员提供了服 务。对于员工来讲,个人的薪酬等信息都可以从系统中查出来, 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